2022 年,迎來了第一個行業風口——預制菜。
一、什么是預制菜?
預制菜是指以農、畜、禽、水產品為原料,配以各種輔料,經預加工(如分切、攪拌、腌制、滾揉、成型、調味)而成的成品或半成品。
從生產工序看,預制菜可分為生制預制菜和熟制預制菜;從生產階段看,預制菜可分為凈菜、半成品菜和成品菜;從食用方法看,預制菜又可分為即配食品、即熱食品、即烹食品和即食食品。
二、預制菜發展歷程
預制菜在餐飲界不是新生兒,實際上,它是作為速凍產品的進階版,早在 20 世紀 80 年代,預制菜就走進了人們的視野,并與料理包齊頭并進,風靡日本,火速出圈。
在中國,預制菜的普及要追溯到 2005 年,并且,在近十年的發展過程中,預制菜消費服務的對象基本是餐飲商家、后廚廚師。
預制菜可以降低餐飲企業勞動用工成本,減少餐廳后廚使用面積,還大大降低了原材料成本,產品使用方便快捷,縮短了出餐時間,從而提升餐飲企業的效率和利潤。
在 2020 年之前,預制菜行業一直處在不溫不火的平淡期,而在 2020 年開始,受疫情影響,導致了預制菜的 B 端消費受阻,同時居家消費暴增。
中國古話說得好,窮則變,變則通,通則達。
因此,眾多餐飲商家開始轉變銷售思路,由原來的主攻 B 端消費,轉變為進攻 C 端市場,這無形之中為預制菜行業發展打開了缺口。
2021 年春節前后,預制菜火速躥紅,走進千家萬戶。
三、預制菜發展前景
工商注冊信息顯示:截至 2021 年 4 月底,我國在業存續的預制菜相關企業共有 7.19 萬家。
不僅如此,預制菜的相關企業也逐年增多。
企查查數據顯示,2011 年的注冊為 1796 家,2015 年首次突破 4000 家,2018 年首次突破 8000 家,2020 年注冊量達到了十年之最,全年共新注冊 1.25 萬家,同比增長 9%。
《2021—2022中國預制菜行業發展報告》顯示,2021年中國預制菜市場規模超過3000億元,預計到2025年,將會突破8300億元。
預制菜的市場規模正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擴張,預制菜從幕后走到臺前,一步步崛起,一場關于廚房的革命正在發生。
報告顯示,中國預制菜市場主要包括 4 類:冷凍生制、冷凍熟制、冷藏生制和冷藏熟制。
頭部連鎖餐飲企業中預制菜使用比例已經較高。真功夫、吉野家、西貝、小南國等連鎖餐飲企業預制菜占比高達 80%以上。
餐飲行業如今快速發展,在節奏快的時代,人們都追求方便、快速、效率。預制菜正符合當下的餐飲需求。
各式各樣的預制菜如雨后春筍般應運而生。
提及預制菜,我們會想到,鹵汁牛肉、豆豉帶魚、玫瑰豉油雞、原湯獅子頭……但是,你聽說了嗎?菠蘿也有預制菜。
近日,據《湛江晚報》報道,徐聞菠蘿食品化工程擬推菠蘿預制菜。
徐聞菠蘿是廣東省湛江市徐聞縣特產,作為全國農產品地理標志,它也將進入預制菜的賽道。
據報道,徐聞縣將建設田頭冷鏈智慧小站,構建國際菠蘿大數據等生產標準化培育龍頭企業,推出菠蘿預制菜,讓徐聞菠蘿變成千家萬戶的菜款,全年都可以食用。
由此可見,徐聞菠蘿產品升級為深加工預制菜品,將市場倒逼生產改革展現得淋漓盡致。
預制菜能夠在億萬餐飲市場,站住腳跟,一定離不開,食品安全問題。因此,讓預制菜成為“安全菜”,守住行業底線,才是抓住新風口的救命稻草。
預制菜確實方便了人們的家庭生活,但如今的市場上,預制菜圖文不符、偷工減料、食材不新鮮等問題也層出不窮,這讓不少消費者“吐槽”不已。
目前預制菜的安全隱患主要集中在三方面:
一是企業資質問題,一些預制菜商家資質不全,甚至沒有資質,后廚加工存在設備不達標、生熟不分離等問題;
二是存儲風險,消費者收到預制菜后,不易區分冷凍、冷藏等要求,難以分門別類處置;
三是一些預制菜信息不全,配料表、生產日期、保質期等關鍵信息缺失。
一、把好企業“資質關”。
企業資質要齊全,后廚加工設備符合安全生產標準,生熟分離,制定一套專門的食品安全標準。標準除了精細、嚴格之外,尤其要針對預制菜“兩次烹飪”的特點,明確食材全流程可回溯等要點。
二、把好產品“存儲關”和“物流關”。
比如,一份包含鮮毛肚的預制菜,商家為了保證它的鮮脆口感,運輸途中常采用 0-5℃冷藏而非冷凍的方式來進行,這就要求供應商更精確地應用液氮冷藏技術,在包裝上也要升級。
三、把好信息“檢測關”。
這需要引入第三方檢測機構,甚至利用新技術實現“明廚亮灶”等。所有的預制菜關鍵信息要有跡可循、比如配料表、生產日期、保質期等缺一不可。
四、給予“溫馨提示”。
提示消費者購買時要以"夠吃"為標準定量,建議按需購買,買回家要存放得當(存放標準會根據不同的預制菜的存貯特點給予相應的建議),以減少食品安全風險。
當然了,這些建議只是抽象的,真正的難題在于如何實施落地?
如果您正在觀望預制菜行業,您正在為食品安全問題發愁,您正在為找不到渠道焦慮,這篇文章值得您繼續看下去。
四、加入菜東家優勢
一是幫助合作商家把好預制菜品的“存儲關”和“物流關”。
菜東家擁有現代化管理體系,輔以嚴格的監督體制,提供冷鏈倉儲服務,覆蓋了貼標、分裝、入庫、揀選、出庫、包裝、配送、簽單返回等全流程規范性操作。全流程規范可控、精準溯源,保證安全運輸工程。
二是幫助合作商家把好預制菜品的“品質關”和“安全關”。
菜東家打造中央廚房,按照統一的品種規格和質量要求,加工成品或者半成品,為消費者提供更具有特色的廚房產品,保證商品的品質、衛生標準的一致性。
三是幫助合作商家把好預制菜品信息“檢測關”。
菜東家提供完善的溯源體系,消費用戶通過掃碼,可以了解商品質量詳情,所有的產品經過農殘檢測符合標準后才可流通市場。
此外,預制菜在守住安全底線的前提下,還需要提升它的口味。
據江蘇省消協發布的報告顯示,僅有 34.36%的消費者表示預制菜品的口味超過預期非常美味,超六成消費者表示菜品口味不佳。
在如今的社會,從速食到輕食,從快餐到簡餐,人們在飲食上越來越追求,健康和美味兼顧。
預制菜能否成為大眾心中真正的菜?
道阻且長,來日方長,只有守住安全底線,拿捏舌尖美味,才能在億萬餐飲市場中乘風破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