時間:2024-05-20 08:45來源:
作者:瀏覽量:545
采購腐敗是所有公司的噩夢。有時,腐敗是顯而易見的,但通常是微妙的,看起來無害,比如當一個供應商給公司的采購部門送小禮物。采購腐敗即使看起來無關緊要,也會影響到你公司的底線和聲譽。不過,如果保持警惕,還是有辦法預防的。
我們主要從采購前、采購中和采購后三個階段分享把控采購黑洞的方法。
一、采購前:企業反腐的最有效控制階段
1、事前預防
制定對應的采購管理規范,令行禁止,做了不一定馬上有用,不做就一定沒用,至少秋后算賬也是有依據的,只有成文字化后才能被記住、宣導和遵守。管理規范的制度化和儀式化也是很重要的,國內某些餐飲巨頭規定,一旦發現吃回扣,哪怕是一斤肉,都要立即進行辭退,并且沒有任何補償。
對于采購一旦發現嚴重的回扣腐敗問題,一定要敲鑼打鼓宣傳,進行全員的再教育。盡可能的招聘到品格優秀的采購人員,并做好清晰的崗位職責要求也是有效預防采購腐敗的方法。
2、約束供應商
你在初期篩選供應商時應該嚴格把關,比如合作的條約里加大供應商行賄的成本,發現行賄直接扣除對應比例的貨款,按照回扣金額的比例,或者賬款的比例進行扣除。嚴重的甚至直接拉黑,查證后也應該把大概的情況在所有供應商里面進行通告批評,起到敲山震虎的作用。
3、廉潔聲明
配送企業可在各個業務洽談室或采購工作區墻面上,標識有“廉潔警示牌”,提醒來訪供應商:如遇本公司人員有索賄、故意刁難等行為,可用電話、短信以及匿名信等方式進行舉報。對于公司內部人員,參加有業務往來的供應商的宴請活動,必須提前請示,在得到批準后方可參加,如果私下接受宴請,一經發現將予以內部處分。
宴請的費用標準上,也要確定好報備的標準和紅線的標準(供應商贈送東西的價值),通過對采購人員的行為監管,既保護了采購人員,又降低了供應鏈的灰色成本,還能贏得供應商的尊重。
4、高層互訪
供應商能夠站著賺錢又何必跪著乞討,高層互訪可以避免采購對供應商進行要挾,這樣跳過采購人員直接與供應商建立長期的合作,只要價格品質各方面都能滿足預期。
5、績效管理
有些采購員吃回扣,一個原因是薪資待遇比較低,二是沒有相應的激勵空間,就成了想馬兒跑到快又不給草吃。也有供應商非常擅長挑撥采購和公司的矛盾,詢問薪資是多少,承諾高于薪資的回扣,甚至以介紹其他配送公司采購工作為名,打消采購員被開除失業的顧慮,薪資還比現在的高。
所以設置合理的績效就會顯得尤為重要,把采購員帶來能量化的效益分一部分給到采購,也可以叫“合法回扣”,只不過這個回扣是公司給的,員工也會更感謝公司。
二、采購中:事中控制,動態的管理
1、內部審計
不定期不通知進行審計,前提是找到自己信得過的人去做,對采購人員的行為進行抽查,一旦發現腐敗問題就進行處分,供應商也會拉入黑名單,并扣除相應貨款,并將結果通告給所有供應商,以起警示作用。
2、價格稽查
冒充其他公司采購角色去市場上進行摸底詢價,核心是為了輔導和促進工作,看價格把控是能力的問題還是腐敗的問題,沒能力把價格砍下來,和不砍價格拿回扣還是有區別的。
3、內部輪崗
建議3-6個月輪崗一次,既能提升了綜合采購能力,也可以防止采購和供應商接觸太久滋生腐敗,內部輪崗還能提升員工的工作積極性,并且更容易發現腐敗問題,比如A采購之前負責葉菜類,毛利低損耗高,輪崗換成B采購之后,各方面都有大幅改善,這種歷史數據對比起來是非常直觀的。
4、AB角色采購
一個品類由兩個采購人員負責,都向外詢價,哪個便宜就選擇哪個,使采購員內部進行競爭關系,用降低的成本來均攤增加的采購人員工資。
三、采購后:建立優化的長效機制
1、定期的復盤采購工作數據
定期的復盤采購工作數據,既可以達到優化的目的,也能通過這種復盤交叉驗證一些管理細節。每過一段時間進行供應鏈管理的優化,比如增加供應商送貨的比例,部分標品之類的通過招標選擇供應商,做好市場價格波動較大商品的備用供應商。
2、采購權力的適當分散
把采購按照“采”和“購”進行分割。需采購的貨品按性質劃分。標準產品不管金額大小盡量讓供應商直接供貨,如此也不會引誘采購犯罪。不能投標采購的蔬菜水果等,不論金額多大,要直接交個最懂行的采購人員。優化你的采購流程制度,甚至讓你的供應商,每天通過采購系統里面的app直接進行報價。
配送企業老板,也不應把太多的精力放在防腐上,水至清則無魚,核心還是降本增效,更多的是考慮怎么提升采購的專業性上。